职称 副教授 学系 社会学系
办公电话 Email nolung@163.com
个人主页 民族 汉族

职称: 副教授

民族: 汉族

系别: 社会学系

邮箱: nolung@163.com

教育经历

2010-201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

(社会心理学专业),博士

2003-2006: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

(社会心理学专业),硕士

1998-2002: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心理学专业),学士

工作经历

2013-今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2019.9-2020.8 加拿大女王大学心理学系 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

文化心理学、精神障碍社区康复

学术、社会兼职

2022.12-至今,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

2018.08-至今,中国社会心理学会 社会服务与教育工作委员会 秘书长

2022.12-至今,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委员

2022.12-至今,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民族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委员

2018.12-至今,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委员

2022.08-至今,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委员

2020-2024,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心理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主要获奖情况

2016-2019 中央民族大学高层次人才“优秀人才”项目

2021 获中央民族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三)

2022年 获“北京高等学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奖

教学经验

 本科生课程

社会心理学(2013年—2024年);

普通心理学(2013年—2024年);

民族、文化与心理(2024年—至今);

心理咨询(2013年—2024年);

变态心理学(2016年—2019年);

城市社会学(2013年—2017年)

 研究生课程

文化与社会心理学(2013年—2024年);

精神健康与社会工作(2018年—2023年);

共同体的文化心理学(2024-至今)

科研成果

 主持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的中国实践研究”(项目号22FSHB004)

2、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一般项目“少数民族青年的不确定性认知、民族国家认同对群际行为的预测研究”(项目号15BSH082)

3、北京市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影响民族间文化沟通的社会心理机制:以北京为例”(项目号 14SHB024)

4、北京市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影响社区精神康复的社会性因素研究——以北京为例” (项目号21SRB007)

5、民政部资助项目“精神康复社会工作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研究”(项目号 2016-MZSG-13)

6、中央民族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心理学课程设置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证思维的培养”(项目号:CX2101)

7、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生精品示范课程培育项目”(项目编号:GRSCP202308)

 学术著作

1、吴莹著:《不确定中的社会联结——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实践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版;

2、吴莹著:《文化、群体与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3、吴莹、韦庆旺、邹智敏主编:《文化与社会心理学》,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年版。

 学术论文

1、吴莹,杨宜音,卫小将,陈恩.谁来决定“生儿子”? ——社会转型中制度与文化对女性生育决策的影响[J].社会学研究,2016,31(03):170-192+245-246.

2、纪丽君,吴莹,杨宜音.中国人的时间知觉广度[J].心理学报,2023,55(03):421-434.

3、吴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心理构成[J].贵州民族研究,2024,45(04):18-25.

4、吴莹,胥璇.从“去机构化”到“再机构化”:文化契合性如何影响社区精神康复共同体的公共性[J].公共行政评论,2021,14(06):85-103+198-199.

5、吴莹.全球危机中不确定性如何影响极端群体认同的形成[J].社会学评论,2021,9(02):157-172.

6、吴莹,张艳宁.“玩耍”中的阶层区隔——城市不同阶层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J].民族教育研究,2016,27(05):61-68.

7、吴莹.文化会聚主义与多元文化认同[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15,(01):117-153.

8、吴莹,杨宜音,赵志裕.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排斥反应[J].心理科学进展,2014,22(04):721-730.

9、Wu, Y., Yang, Y.Y., & Chiu, C.Y. (2014). Responses to religious norm defection: The case of Hui Chinese Muslims not following the halal die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39, 1-8.

10、吴莹.群体污名意识的建构过程——农民工子女“被歧视感”的质性研究[J].青年研究,2011,(04):16-28+94.


上一篇:王旭辉

下一篇:郑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