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珊,女,汉族,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考古文博系讲师,2017年获北京市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及最佳教学演示奖,2017年获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资质。
教育经历
2001—2005年,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本科,历史学学士学位;
2005—2008年,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历史学硕士学位,硕士学位论文《关于“东瓯”的历史与考古问题》;
2009—2013年,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历史学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华南洞居聚落的民族考古研究》。
工作经历
2013-2016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2015-2016年,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访问学者;
2016年-今,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考古文博系,讲师。
研究领域
民族考古与南方民族文化,岩画,民族文化遗产
科研成果
佟珊:《华南“洞蛮”聚落人文的民族考古考察》,载《南方文物》,2010年2期。
吴春明、佟珊:《环中国海海洋族群的历史发展》,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3期。
(美)米莉亚姆·T·斯塔克(Miriam T. Stark)著、佟珊译:《菲律宾卡林阿地区陶器制作传统中的社会因素》,载《南方文物》,2011年3期。
佟珊、吴春明:《峡江崖洞居遗存与华南早期“洞蛮”聚落人文》,载《中国考古学会第十三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11年11月。
吴春明、佟珊主编:《武夷山崖上聚落》,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
佟珊、吴春明:《从郡县沿革探讨东瓯都城地望》,《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3期。
佟珊、林壹、吴春明:《闽南长泰龙津溪中游商周时期的石器制造场》,《考古》,2016年5期。
佟珊:《华南“洞穴人家“的文化性质》,《百越研究》第四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
佟珊:《东亚海岸岩画内涵的初步分析》,《海洋遗产与考古(二)》,科学出版社,2015年12月。
佟珊:《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的遗产价值》,《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年第6期。
田野经历
2011年5-9月、11月,福建龙岩、三明、广西桂林、柳州崖洞居民族考古调查。
2011年11月,福建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与研究——“武夷山崖洞聚落遗存”专题调查;
2012年6、11月,贵州黔东南、云南广南等地洞居聚落民族考古调查。
2013年10月-2014年5月,广西左江花山岩画调查。
2019年7-8月,广东肇庆传统村落文化遗产调查。
2020年7-12月,浙江宁波慈城东门村遗址考古发掘,为项目田野负责人。
2021年4-8月,浙江宁波奉化南岙墓葬群考古发掘,为项目。
科研项目
2011-2012年,承担厦门大学基础创新科研基金(研究生项目)——“崖洞聚落考古与闽中历史”项目调查研究;
2011年11月,参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东南文化实习基地”之一福建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与研究,担任执行领队;
2020年-2021年,承担中央民族大学“一流课程”建设项目之“民族考古学”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