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切实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党委积极响应校党委号召,在学院各支部进行了广泛宣传和科学部署,通过以支部为单位组建队伍和成立临时党支部、团支部等多种形式,各暑期调研团队扎根田野,心系家国,为边疆送上了民族团结的赤忱温暖,为田野撒上了党风党建的灿烂光辉,继承并发扬了学院“求真、朴素、勤奋、宽容”的优良传统,展示了学院党员、团员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
2019年7月8日,以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考古文博系调研师生成立临时党支部,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伯什克然木乡,开展莫尔寺遗址田野考古发掘调研活动。这支队伍由考古文博系主任肖小勇教授带队。
此次调研活动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调研内容是莫尔寺遗址的考古发掘; 2019年7月21日开始,考古文博系师生开始投入到莫尔寺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去,在本次发掘工作中,我院考古文博系师生严格按照《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规范进行,根据土质土色及包含物划分地层与遗迹单位,然后由晚及早、逐层、逐单位进行清理,单独收集出土遗物,逐层逐单位采集土样,认真做好文字记录,并绘图、照相、录像、航拍,全方位做好信息资料收集。发掘工作一直持续到2019年8月20日。

在莫尔寺遗址,考古文博系师生发现了两处寺庙遗迹、若干残缺的石膏佛像、若干铜钱、大量的陶片和动物骨骼等,基本摸清了一号建筑和二号建筑的整体格局、用途和发展演变。这不仅有利于研究当地佛教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也有助于了解新疆地区和中原地区文化的交流与联系,为解决“边疆与民族地区文物考古与中华文明同体形成”(中央民族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这一重大学术课题的有关问题,同时为编制莫尔寺遗址保护规划、发展利用规划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新的依据。

2019年7月14日,开展第一次支部活动,前往莫尔寺遗址进行实地调查。在了解莫尔寺遗址的概况之后,肖小勇老师提出让大家明确此次考古发掘的目的和方法,为解决“边疆与民族地区文物考古与中华文明同体形成”(中央民族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这一重大学术课题的有关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肖老师也指出各位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考古工作中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019年7月17日,开展第二次支部活动,前往喀什地区博物馆进行参观。喀什地区博物馆展出新疆各地出土的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汉唐时期以及喀拉汗王朝的文物数百件,再现了丝绸之路辉煌灿烂的历史。通过出土文物,我们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多民族大一统格局是我国自秦汉以来就基本形成的历史传统和独特优势。新疆各民族文化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本次考古发掘工作的合作单位,喀什地区博物馆也为我们提供了整理和保管出土文物的库房,保证了文物安全。

2019年7月20日,开展第三次支部活动,前往塔什库尔干进行实地调研。首先,大家到塔吉克自治县博物馆进行了参观,在这里同样领略到新疆文明与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接下来,前往石头城遗址和黑白石条墓地进行了调研,通过实地参观,大家对新疆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为接下来莫尔寺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本次考古实习中,各师生党员充分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在实习中帮助大家,为广大同学服务,处处作表率,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通过支部活动的开展,各位积极分子也坚定了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和信念。至此,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考古文博系师生联合临时党支部在疆实习圆满结束。(文:李航;图:王富饶/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