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会

首页 > 学生 > 学生会 > 正文

我院开展“与爱同行,共克时艰”网络主题班会活动

发布时间:2020-04-27   作者:   编辑:马素琰

为了进一步做深做细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各项工作,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艰难的“疫情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根据学校党委工作部统一部署和要求,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组织全体学生于4月份开展了“与爱同行,共克时艰”网络主题班会活动。


本硕博全覆盖,统一思想战疫情


此次主题班会活动共计68个班级参与,覆盖25个本科生班级、25个硕士生班级和18个博士生班级,主要采取腾讯会议、企业微信、微信群分享等线上方式召开。班会由团支部书记、班长负责组织和主持,全体专兼职辅导员、班导师、研究生导师代表等出席了各班的班会活动。各班围绕“爱国家、爱社会、爱自己、爱家人、爱生活”五个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同学们结合个人经历、身边故事和切身体悟进行分享交流,表达了对国家战胜疫情的信心,对医护人员无私付出的感动和敬佩,珍爱生命、珍惜亲情、热爱生活的美好愿望以及坚决配合学校各项工作安排的承诺。同时,对于近期在心理、情感、生活、专业学习、毕业求职等方面遇到的的问题也及时提出,共同讨论,相互出招。老师们及时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并积极协调、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也引导同学们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更要将小我融入大我,看到目前稳定局面背后的大国担当,鼓励同学们继续用自己的方式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贡献。


加强互动性,创新班会组织形式


此次主题班会活动除了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以外,特别是在研究生群体中,根据各班在人员构成、专业设置、学习阶段和培养层次等方面的差异和关联,灵活设置班会开展形式,加强了相同专业不同年级之间、相同年级不同专业之间以及专业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2018级和2019级不同年级专业的班长与辅导员在班会前进行精心的沟通、策划与筹备,特别是2018级的6个博士生班级,疫情防控期间自行组织了互助学习小组,不仅开阔了不同专业之间的学术视野,也鼓励大家更好地利用所学专业积极投身服务社会的实践。

2019级民族学硕士班邀请了民族学系系主任祁进玉教授参加,在专业学习和研究方向给予同学们针对性的指导,并结合自身求学经历鼓励大家在特殊时期更要迎难而上,树立信心。2018级民俗学硕士班和2019级民俗学硕士班共同开展此次主题班会,提升了学长学姐的示范引领作用。


深挖典型事迹,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此次主题班会活动中,各班通过积极挖掘和宣传同学们身边涌现出的迎难而上、志愿奉献的感动人物和优秀事迹,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不仅有利于加强同学们直面疫情挑战与现实困难的信心,也切实增强了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精神。

2017级孝通班赵越同学疫情期间曾在家乡的县电视台志愿服务,事迹已在学院公众号推出,班会上她又分享了自己号召当地大学生一起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中学生补习的感人经历;2018级社会学硕士生李聪婷同学不仅分享了疫情防控期间在社区做志愿者的亲身经历,还向大家讲述了抗美援朝老人和小学生们积极捐赠的感人事迹;2019级民族政治学博士生张艳娇同学分享了自己积极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的收获,特别谈到从疫情防控初期不被居民理解时的委屈到如今逐步得到居民们的认可;2018级社会学博士生宋爱明同学分享了自己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加所在县心理援助热线的工作,获得了当地市县的表彰。

通过此次网络主题班会,老师们直观地看到听到了同学们疫情期间居家学习生活的情况,也了解到同学们在心理、学业、毕业等方面遇到的难题,密切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学习与互动。此外,通过积极分享、选树典型,引导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在疫情防控期间更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生命观、健康观和亲情观,迎难而上,直面挑战,践行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文、图/党团与学生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