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委

首页 > 学生 > 团委 > 正文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20年寒假社会实践评审结果公示

发布时间:2020-04-12   作者:团委   编辑:马溶擎

为进一步深化实践育人在加强民族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持续推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积极鼓励学院各民族青年学子深入基层,走向社会,走向全国各民族地区,在实践中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以实际行动展现青年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和精神风貌,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团委决定对在2020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学生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

总体参与情况

学院申报参与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团队共计46支,参与学生146人。

学院团委最终回收有效成果46份,其中实践报告28份,调查研究类个人征文6份、“抗击疫情”主题征文12份。

评审流程

3月9日—19日学院团委根据成果类型和专业类别对参评作品进行分组,邀请学院相关专业方向的专业教师进行匿名评审,最终结果按照评审分数排名。各专业方向的评审教师保证在2人并取平均分。同分情况下,优先考虑评委之间分值差最小者。主要从选题得当和创新性(10分)、语言表达和字数要求(15分)、结构的严密和逻辑性(15分)、内容和材料的详实性(30分)以及意见建议的指导意义(30分)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结果公示

一等奖:

《语言与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以六位韩国来华留学生为例》

(马释宇、李瑾之、谢宜珈、程千芸,指导老师:何俊芳)

《福利多元主义视域下“沙漏型”养老结构研究——基于黑龙江省A县的经验调查》

(段丹天、初凡琪、郭慕琰、刘明亮、吴晔涵,指导老师:陈心想)


二等奖:

《新媒体语境下考古文博类内容文化传播现状调查报告》

(周逸泽、黄姗、曾旭,指导教师:陈伟驹)

《“流—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

(卢素文、凡清悦、王迎迎,指导教师:艾斌)

《基层权威的多重角色在乡村治理中的整合作用——以大庆市肇源县劳动村为例》

(刘佳奇、王洁、袁菱聆、杨堇、陈宇馨,指导教师:柴玲)

《生命历程视角下彝族“打歌”民间艺人的传承实践》

(吴尚、刘继文、李慧宇、贾孟宸,指导教师:良警宇)

《现代化语境下地方性知识在亲子代之间代际传承研究——以台江县施洞镇岗党略村为例》

(乔姝童、姜蔚、苏亚青,指导教师:董研)


三等奖:

《三水区粤曲星腔现状与发展调查报告》

(陈玉莹、黄露露、黄桃桃、荣芳葶、苏珂,指导教师:朱萍)

《天坛主要石质文物的病害种类》

(李航、陆妍、欧阳章鹏,指导教师:戴成萍)

《主位话语视角下生态博物馆理念中国化实践反思——基于白塔寺会客厅的营造分析》(范馨雨、旷轶丹、马香凝、黄 冰清、王宏炜、张诗立,指导教师:佟珊)

《疫情中的基层“逆行者”——以海南省澄迈县文儒镇自然村落疫情防控为例》

(肖惠予,指导教师:区缵)

《巴林右旗蒙汉交往心理现状调查报告》

(宋天博、王琪、宋宁、杨龙贺、云晨宇,指导教师:乌小花)

《“幕天台地”——河南省宝丰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马街书会的人类学调查》

(马素琰、晁雅婧、谢家俊,指导教师:李劲松)

《社区老年志愿者活动对老年人继续社会化作用》

(王天傲、高畅、林晓菡、罗涵、杜轩、马钰炜,指导教师:王晓莉)

《探析少数民族语言习得与汉语转用策略实践报告》

(李晨希、彭滢睿、谭歆婧、唐靓、邵驿舒、李艾乐,指导教师:何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