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委

首页 > 学生 > 团委 > 正文

我院举办2019年“新生引航”工程之研究生新老生经验交流会

发布时间:2019-10-14   作者:团委   编辑:马溶擎

2019年10月12日19点,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团委2019年研究生“新生引航”工程之新老生经验交流会于文华楼1304顺利召开。来自2017级、2018级的优秀学长学姐、2019级各班班长和团支书以及部分2019级新生同学参加了本次交流会,交流会由团委(研)副书记刘继文主持。

本次会议邀请到了焦运佳、曹迪、林乃如、邓雪芳、姜俊臣、张瑜、马素琰、甄力洋、苏亚青和王萌等优秀学长学姐进行主题经验分享,他们分享的的内容涉及研究生阶段学习、工作、生活、求职等多个方面。

2017级民族理论与政策硕士焦运佳学姐的学术三问引人深思,论文写作确实是当下研究生们最关注的问题,从哪里获得灵感?如何写好论文?怎样使自己的文章与众不同?焦运佳学姐从这三方面倾情分享自己的经验,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丝启发。

团委(研)实践部部长曹迪基于自身两年团委实践部的工作经验,从实践活动认知、学院评选制度、注意事项三方面进行了分享。在分享中,他对团委(研)本年度新制定的寒暑假社会实践院级评选制度进行了详细解读和说明,并强调了实践报告撰写的规范行和学术性要求。

1FE8A

此外,团委(研)实践部还邀请了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孝通班林乃如同学进行经验分享,她介绍了如何撰写高质量的报告,并且分享了假期参加社会实践项目的申报流程、申报书的撰写、如何发现并确定研究问题、实践报告的撰写以及如何对结论进行调整。

2017级考古学硕士邓雪芳学姐的公益脚步从未停歇,从校园到社会,从北京到黔南,雪芳学姐的公益热忱感染着更多人加入公益队伍。她担任博物馆讲解员、加入满天星组织、带动民族文化走进学校、深入民族村寨等种下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种子,希望未来能陪伴这粒种子茁壮成长。

2018级民族理论与政策硕士姜俊臣学长分享的主题是职业生涯规划,同样也是大学生最关心的话题之一。他认为职业规划核心理念是自我认知,也是进行职业规划的前提。他引用SWOT分析方法,客观综合分析自身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因素,厘清认知偏差。

2018级民俗学硕士张瑜学姐对学校和学院开展的文体活动进行了生动的介绍和交流,包括民族风情夜、五四青春诗会、迎新杯篮球赛、家园晚会、学校艺术团、新生运动会和知识竞赛等丰富的文体活动,最后她指出参加文体活动有利于自身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测评提升、丰富课余生活。

2018级民族学硕士马素琰学姐有着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2014年至今一直从事学生工作,她表示参加学生工作的原因是为了锻炼自身人际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更快融入集体。她创新性提出的四分法,可以帮助学生干部更科学地应对遇到问题和困惑时,保持积极心态,找到学习与工作的平衡点。

1C09A

2018级人类学硕士甄力洋学姐把自己的工作分为常规工作和个别指导。多个匿名微信访谈与案例分享可以看出,学姐确实做到了真诚聆听与适时帮助,相信学弟学妹们在这样一位优秀学姐的指引下,学习、生活、和未来规划都将有更清晰的方向。

229C8

2018级社会学硕士苏亚青学姐以班级建设为主题,从日常事务管理、集体活动、班费管理、课堂氛围四方面进行分享。多年的班级管理经验使她认识到,发挥同学的自主性,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自发组织集体活动,是凝心聚力的好方法,有助于培育集体精神。

2018级社会工作硕士王萌学姐分享了社工专业班级建设的工作经验,把自己的工作分为四阶段,每一阶段有不同的任务与目标,既着眼当下又放眼未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班级建设总结出一套理论,即“班级建设不仅是制度建设,更是一种文化建设”。

在学长学姐们的主题分享后,2019级新生们就课程作业安排、学生工作与日常学习的统筹、社会实践活动流程、班级建设技巧方法等问题与学长学姐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学长学姐们基于自身经验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会议交流过程中氛围活跃,大家积极互动,并表示受益匪浅,此次交流会议圆满结束。此次交流会不仅拉进了新老生之间的距离,也为新同学们未来的道路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有利于我们共同营造一个更加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