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科生教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召开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21-05-31   作者:黄志辉   编辑:谭广宁


为贯彻落实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会议精神,将学校发展新理念、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贯穿到人才培养工作中,5月14日下午,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在文华楼1304会议室召开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会议。学院领导班子、各学科系主任、副主任、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会议;教务处处长冯金朝、人才培养工作会议联络员、研究生院副院长赵英男莅临会议。

会上,围绕《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改革方案》,副院长黄志辉充分结合新时代新文科“以本为本”的教育精神与教学方向,深化强调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主持会议。

参加会议的各专业老师结合自身的一线教学经验,围绕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本硕连读或本硕博连读的人才培养模式、科研育人与科教结合、实践育人与本科实践成果转化、2022年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师生人才培养评价机制优化、十四五期间本科人才培养等十大议题展开充分讨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在民族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杨青青老师认为可以更大程度地发挥民族学教研室的作用,将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促进学科互动、精进教学内容。黄瑜老师认为,需要提升民族学、人类学的基础培养能力,在强化民族志经典文献阅读的同时,也要紧跟时代潮流、把握当代民族学研究前沿。林含章老师转述了学生们对于新旧两版民族学培养方案的看法,并建议能够高质量开设同学们感兴趣的选修课程,增加应用类的实践课程。李劲松老师结合长期的实习带队经验,认为需进一步立足民族学专业特殊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们自身的田野调研需求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结合起来,为地方建立文化的数据库,发挥专业优势、创造双赢价值。

在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王旭辉老师认为社会学本科课程需加强课程体系的基础性、创新性建设,在加强基础社会学理论的同时,也要将市场调查、社会评估等前沿性课程融入课程实践中。另外,在课程改革方面,应增加服务民族地区的教改方案,注重实习基地与课程教学的双向作用。陈心想老师认为,根据新文科建设的要求,今后应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加入高等数学的学习内容,优化培养结构、提升培养质量。杨青青老师结合其他院校的课程设置内容,提出应结合学校的性质与特点开展优质特色课程,并与社会机构实现教育联动,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在考古文博系人才培养方面,佟珊老师强调考古学专业实践训练的重要性,并建议增加实践课程与专业教师配置,聚焦交叉学科的优势导向,应加强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彭菲老师认为学生的专业训练应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结合起来,将科研项目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实现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的双向支持。

最后,副院长黄志辉老师作总结发言,对师生们提出的问题做了相关解答、回应与展望。学院今后将更加努力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专业培养格局,建立健全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性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院本科人才培养能力的持续提升。